炒股就看
1月23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,证监会即将推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,方案中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。
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细则即将出炉
该方案初稿内容引发行业热议。
“基金降费此前就已启动了,至于本轮的整个基金业改革方案,目前还不确定是不是已正式出炉了。我也看到网络上传的内容了,但目前我还没有见到这个文件,我也问了监管相关的朋友,他也没见到文件。网上传的可能是征求意见稿或只限于一定范围内的讨论内容。”北京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。
一家中小公募的稽核人员对券商中国记者称,他也是看到有同行说起这个事才知道,他所在的基金公司尚没有收到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文件。
此前,多家公募基金负责人、督察长以及业内专家曾多次前往北京参加了关于行业改革的座谈会。
直击行业发展关键,意义重大
针对基金公司分类评价指标改革一项,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,里面提及的“服务投资者能力的指标不低于80%”具有较大关注的,会对基金公司评价体系质量带来较大优化。在他看来,这是对此前新“国九条”提出修订“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”之后,该制度的进一步优化。评价制度关系到基金公司的方方面面,如渠道产品准入、创新业务资格、公众品牌形象等,建立统一分类评价机制是大势所趋。
“分类评价制度不应以基金公司管理规模、发展历史等指标为重,因为各家基金公司都有自身发展特点,规模大小不意味着高低优劣。这类评价应该更多关注基金公司的发展质量,本次传开的改革内容,把盈利客户占比、三年以上业绩纳入考核,是符合这个趋势的。另外,未来的公募基金创新业务试点,在考核基金公司准入时也会考察基金公司的分类评价结果。对于一些规模不大、历史不长的特色化中小基金公司,应该在创新业务上给予一定参与机会。”前述公募高管称。
超30万亿公募发展迅速
其中,权益类基金发展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源头活水,为资本市场健康运行护航。证监会在即将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,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。
证监会积极推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,公募基金注册发行明显提速,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,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.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,增幅为17.4%。权益类基金发展明显加快,去年9月至今,共注册权益类基金459只,占同期注册基金产品总数的7成。权益类基金规模从6.3万亿元增长到7.7万亿元,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从20%提高到24%。
同时,证监会积极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,分阶段降低综合费率,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省超过450亿元成本,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更为紧密。
责任编辑:刘万里SF014
